360°梅里大外转之广告篇|甲兴村
1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往甲兴村的路上
从察瓦龙乡到甲兴村(据说是2016年11月通车的),几十公里的路程,听上去并不遥远,驾车却至少需要三个半小时。由此可以想见,道路之艰险。关于“艰险”的说法:一是指路窄、弯多,一边靠着山,一边挨着悬崖,还伴随着海拔的升降(海拔高度:3000-4500米);二是当天的天气确实不咋地,雾气腾腾、能见度低,驾驶员必须全神贯注。自驾会有多么刺激,我不知道;我们是包车前往的。出了察瓦龙,车子基本就是在危崖绝壁的渣土/石路上左拐右拐、上上下下地行驶着;遇上会车,绝对考验驾驶员的反应和技术。由于我们的车大且长,遇上急弯,往往需要倒退、前进,来回这么折腾好几次才能顺利转过去。我们的司机是个老手,毋庸置疑!我坐在车子的中部,(未曾敢想坐在第一排,估计坐了,也是闭上双眼、心里默默祈祷吧!),虽然未能第一时间看到前方的状况,但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某些险象环生的画面。一面担着惊,一面却放着宽心,呵呵,这似乎并不矛盾。预感到前方的危险,就在心里偷偷地默诵六字真言 - “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
在没有通路之前,徒步进村,大概得走上一天的时间。相比之下,幸福感油然而生!不过,事物的好坏是一半一半的;幸与不幸,也是相对而言的。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秘境”,就是到目前为止还鲜少有人涉足;当地政府想让此地兴旺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件好事,但从我的本心来说,丝毫不希望它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造访的人多了,呵呵,你懂的!而就目前的路况和接待能力来看,即使它被打造成为景区,每日的接待量应相当有限。
图源:德吉
看到前方挂满了经幡,一定意味着来到了殊胜之地。这里是堂堆拉垭口(海拔3352米)。前方出现了岔路,往左走,前往左贡(听司机说起才知道,我们明天的行程也是要经过这里的),往右则是通往甲兴村的路。从下图可以看到,山门(景区规划大门)早早就建好了。要是我没听错、记错的话,从大门处到甲兴村路程有2、30公里,车程约两个小时。
图源:德吉
司机是当地人,自然知道那里是哪里。若是天气晴朗,我们想必也能清楚的知道那里是哪里了。只可惜,坐了一路车,天空始终没有放晴,周遭一片灰蒙蒙、雾蒙蒙的。
在网上看到了下面这两张图片,极具提神醒脑的功效,顺便也可以脑补(还原)一下画面。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遇到观景点,司机都会停下车来让我们拍照。当然,我并没有心情拍照,天气不好是主要因素。
车子停在某一处观景点(当时,并未向司机询问这是哪里?其实,就算问了,也还是不甚了了。),海拔大概4400-4500之间吧,(现在想来会不会是崩功腊卡?天晴的话,站在此处当可以远眺卡瓦格博峰。)我忽然“眼尖”(其实本人视力一般般)的看到司机脖子上露出一截黄灿灿的东西。在他举手把东西取下来给我们看的时候,又看到了他手上戴的大大的戒指。哇,不得了了,场面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一窝俊男靓女不顾身份的、都忍不住把那戒指和金链子“抢”过来轮番往自己身上和手上戴。还臭美的纷纷拍照,以表纪念。
图源:德吉
图源:德吉
请忽略这只略显粗糙的手。年轻时,怎么就没好好保养它呢!
偷得浮生半日闲,Hold on,咱们可都是见过世面的“城里人”啊!
如此嬉闹一番,只为图个“乐”字。
2
守得云开见月明:面纱被揭开的那一瞬
此时无声胜有声!感谢队友-畅的耐心守候。
唵嘛呢叭咪吽!
或许是我们的虔诚感动了神山,前一刻还是阴雨绵绵的天气,远方的山还被笼罩在云雾里看不真切,忽然地,不知从哪里吹来的一阵风,云开雾散,让我们有幸目睹到神山的尊容。
事后得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中间有一个巨大心形的雪山,当地人称“仓堆峰”。在藏民心中,它是卡瓦格博存放粮食的仓库。
那么,卡瓦格博究竟在哪里呢?
这两张不太清晰的图片是我从卓玛的手机里翻拍的拍的时候有些仓促
原来,它就躲在仓堆峰的左后边。
它一直在注视着我们,而此刻,我们却无缘望见它。
卡瓦格博一般指卡瓦格博峰。
卡瓦博格峰是太子雪山的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它处于世界闻名的“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第一高峰。它是全世界公认的最美丽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
藏文经典中称其为“绒赞卡瓦格博”,汉语意为“河谷地带险峻雄伟的白雪山峰”。
说句实话,刚开始我是不太确定神山所处的准确方位的。
最先看到右前方吐着长长信子的冰舌时,心下欢喜,以为那就是神山没错了;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左手边的山脉露出了一连串的雪山尖角,又以为神山就藏在那中间;直到风吹散了云,正前方的山峰逐渐显露出来,最显眼的莫过于那颗足以让人兴奋不已的大大的“心脏”了......正当我兀自沉浸在“开眼”的喜悦中时,为我们准备午餐的卓玛(忘了问她的名字,权且这样称呼着)当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
“你们看到的都不是卡瓦格博”。
我不甘心地连忙追问:“一点都没有吗?”
“一点都没有!”这回答,够坚决。
“那么,卡瓦格博在哪里呢?你能指给我看看吗?”
她说她手机里有,但是得等她忙完了才能给我看。
好吧,心有不甘,临走前,如了愿。
图源:德吉
图源:森
看到这条长长的冰舌了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宫达尼冰川。
图源:德吉
关于甲兴村,网上可搜索到的资料少之又少。
甲兴村隶属于西藏林芝察隅县察瓦龙乡龙普村委会,处于察隅县和左贡县的交界处。它位于卡瓦格博峰的西侧面,是离卡瓦格博最近的村子。
梅里雪山的气候特点:温润、降水丰沛,因此,雨雾天气特别多。大多数时候,梅里雪山都隐藏在云遮雾绕里、忽隐忽现。有人为了一睹卡瓦格博的真面目,曾在飞来寺住了一个月也未能遂愿。这也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如果你来到这里,并且有幸看到/拍摄到日照金山下的梅里群峰,那么,你一定是一个福缘深厚之人。
11:30左右,我们到达甲兴村。
天空,别说是放晴了,此刻,还忽然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
有什么关系呢!置身雨雾中的甲兴村,另有一番别样的美。
空气里泛着甜甜的滋味,使人神清气爽!
这里就是一幅天然的画卷。不管天晴天阴,不管你站在哪里、从哪个角度拍摄,它都美得不像话。
????这幅画面是静止的,似乎看不出它有什么玄妙之处;但如果你在现场,你就能看到经筒顺时针飞快地转动着。
利用水流的一种巧思。
在没有看到神山之前,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下面这一组造型奇特的树了。它们看起来不是很高大,却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徜徉其中,我仿若置身在一个大型的、天然盆景园里。
下图,这是沙棘还是沙枣?硕果累累,未敢尝试。出门在外,还有一半的徒步路程未完成呢,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站在被溪流环绕的草甸中央,环顾四周,山谷的前后左右皆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面对梅里雪山,在我右手一侧是密密麻麻、葱葱的森林。
隔河(曲那通)望过去,它显现出深秋特有的或绿、或黄、或红的层次感来。
图源:德吉
左侧,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直到猛然间看到山顶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一座座积雪的山尖尖......有那么一瞬间,我竟以为卡瓦格博就藏在它们中间。
转身回望,天,不知何时放晴了。
美啊,大悦!抑制不住的多拍了几张。
啊,久违了,蓝天白云,你们真是出现的恰逢其时!
尽情欣赏着这山、这树、这草甸、这经幡。好一幅“人在画中游”的和谐画面!
望着此情此景,心下便生出几分期许来:神山会开眼接纳我们吗?
云雾里,望不清你的模样
守得云开见月明!
半小时的天窗期足够我们慢慢欣赏呈现在眼前的这一切。它
远处传来德吉的声音:吃饭了。一步一回头,无比的眷念。
往回走时,镜头下,意外收获了这张照片。
错落有致的玛尼堆和水中倒影组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如果你也感兴趣,不妨将它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看你都能看到什么?说不定你能从中发现一些更奇妙的东西!
图源:森
曲那通,往上,一直延伸到冰川脚下;往下,则汇入扎玉曲。
这羊,咋一看,脏兮兮的,羊毛上沾满了小小的、颗粒状的东西。
嗨,配合一下!不错,表情到位。
朋友看到这张照片:好的,就叫你“小羊肖恩”。
这是索尼的家吧!其实,站在他家窗口,便可清楚地望见远处的雪山。
甲兴村,一个只有四户人家的村落。
很快,该到要说“再见”的时候了。
意犹未尽,依依不舍!
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昙花一现”
再见了,甲兴,离灵魂最近的地方!扎西德勒!
梅里大外传,像我们这样的,一般需要7-8天的时间来完成。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团队选择在察瓦龙休整一天,于是给了我们亲近梅里心脏-甲兴村的机会。知道这个地方并心向往之,源于朋友圈的分享,更源于好奇心。明知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也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个雪山下,离卡瓦格博最近的、只有四户人家的小村子!
关于甲兴村的海拔,之前看到的帖子里说法不一;于是,我利用苹果手机自带的指南针亲测了一下:海拔高度3770米。
发了朋友圈,说“此景只应天上有”。有朋友对此不屑,狘a href="http://ah.8264.com" class="keyword" target="_blank">安徽Φ亍薄ⅰ昂芤话懵铮辈徽纭Ⅻbr>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此停留的时间真的是太短了。草甸中央有一块用绿色栅栏围起来的地方,挂满了经幡,我没有时间进到里面去参观,只能匆匆地在外围绕着它走上一圈。据司机说,最好是绕着它走13圈。唉......
梅里大外转无疑是一场精神的苦修,而甲兴就是这苦修途中恩赐的视觉盛宴。
甲兴村,我们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短短两个小时只够我们欣赏你冰山的一角,要是、要是能在此住上几个晚上就好了。
冰川、雪山、溪流、森林、牧场、草甸、藏房、悠闲的牛羊,当然还有最纯净的空气。我已用我的眼、我的心把你牢牢记住。
返程路上,司机又一次把车停在了路边。
( 本文作者 : 子未 )
-
踏七藏沟美景 赏红星岩海子
-
骑两千块的摩托车摩旅一万公里是什么体验?
-
南北天山——我们的狼塔CV之路
-
我在他念他翁数海子:9天160公里,他念他翁环线探路+盐登线徒步!
-
怕这怕那不敢上路?—长途骑行突发事件的应对
-
Paradise Found — 乌孙古道2020.10
-
摩骑中国第四季|墨脱回来,走色达回家
-
越过山峦,徜徉喜马拉雅天际——希夏邦马北南长线穿越的“重”装“轻”言
-
宜昌女驴友爬山坠崖骨折无法动弹
-
徒步丙察察山南-六库出发(连载中)
-
走出昆仑山
-
洛克线+亚丁转山大环线穿越(慢摇步队从心开始,花花,木子)
-
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老虎队西游记
-
一条不想走第二次的路线—他念他翁盐登线
-
冬季挑战白羊沟骑行环线一个失误差点冻掉十指
热门排行
南北天山——我们的狼塔CV之路
生死之交-尼泊尔重装Ebc超级环线(2)
2020库拉岗日北坡+南线穿越
踏七藏沟美景 赏红星岩海子
骑两千块的摩托车摩旅一万公里是什么体验?
我在他念他翁数海子:9天160公里,他念他翁环线探路+盐登线徒步!
怕这怕那不敢上路?—长途骑行突发事件的应对
Paradise Found — 乌孙古道2020.10
摩骑中国第四季|墨脱回来,走色达回家
越过山峦,徜徉喜马拉雅天际——希夏邦马北南长线穿越的“重”装“轻”言
宜昌女驴友爬山坠崖骨折无法动弹
徒步丙察察山南-六库出发(连载中)
走出昆仑山
洛克线+亚丁转山大环线穿越(慢摇步队从心开始,花花,木子)
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老虎队西游记